主讲人:清华大学博士生
策展人、策展叙事设计师、博物馆及美术馆顾问 | 李德庚
学术主持:汕头大学esb世博网设计系教授|吴勇
主讲人| 李德庚
解放,即"从社会中获得解放";自由,即"感到自由"。在想象力不超出人们的实际欲求,在想象力和实际欲求都不变出行动能力的意义上,人们可以感到自由。
博物馆展览叙事的世界是一个以主观认识来重新选择和安排的“客观世界”。因此博物馆展览叙事也就成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现实形式。博物馆展览叙事既不可能复制客观世界,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一种纯主观叙事,它注定只能站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它能讲述现实的已然,也能讲述现实的应然与或然。
李德庚教授首先给我们讲述了普遍意义上的博物馆,博物馆的本质是什么。用不同的视角看待博物馆展览叙事,介绍其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以主观认识重构世界。最后通过展示现实的展览叙事装置,逐渐为我们渗透被重新审视的客体。
博物馆的本质是“抗拒时空压缩的迫害”。
但现代博物馆无法摆脱的本质问题是:“你可以是博物馆,你也可以是现代的,但你不可能同时拥有两者。”现代博物馆的空间通常与现实世界隔离,有着高耸的围墙,圣化展品和空间。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工业逻辑的产物:“他是理想生活的象征,正如希腊城市的体育馆或中世纪城市的医院。这个机构是由于大城市发展过大而必须设立的。”现代博物馆性质普遍表现为自然、文化保护区,标本、系统知识课堂,同比到家庭中大多为阳台的动植物园和海洋馆、旧物陈列柜。
因此,我们通常说的现代博物馆其实并不现代,真正的现代博物馆必然是:流动的博物馆。
空间——作为文化观念的游戏场
任何地方都可以作为博物馆空间。时间对空间的切割与重组为第二种概念,即使废弃的空间都可以作为博物馆:废弃厂房、荒漠、电梯……
早期博物馆空间是从藏品库“延”出来的,而当代博物馆空间是在现实中“织”出来的,展览就是一种文化空间复合体,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交织在一起,走进现世或与现实重叠的叙事装置。互联网已经把世界重新结构为“网络”和“节点”。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博物馆空间”或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在过去、现在或未来,博物馆的根基都离不开物质存在。
空间——现代空间——是管理和控制的对象。
空间是负责主要协调任务的权威游戏场,是制定规则让“内部”统一的同时与外部相分离的游戏场;是抚平现存的规范与行为模式之间粗糙的边界和冲突的游戏场;是同化异质并将分化的部分统一起来的游戏场;简言之,是一种松散的集合体重塑为统一系统的游戏场。
每次语境与媒介的转换都可以被认为是对复制品作为复制品身份的否定,是一种本质的断裂,一个开启新未来的开端。在这个意义上,一件复制品永远不曾整整的成为过复制品,而是一件在新的语境中的新的原作。在赋予形象以生命的知识与形象所转而采用的形式之间,裂痕变宽了,这就为梦幻开辟了自由天地。
展品,就是被从司空见惯中解放出来,并重新进行“审视”的客体。
观众——主体的解放与进化
新观众,就是一种积极参与叙事实验的新主体,身份与角色在改变,感官与行为进行拆解与组合,进而形成新的对感官深度的探索,进行私密化处理。
观众在自我剪辑的变化将眼睛的观看改变成开放感官的感知与参与的改变。李德庚教授讲道,要走进新观众即了解新一代的六大能力: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意义感。
文化视角——以自由重构世界
知识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不确定的、以及一直在持续更新的状态个人(尤其指非知识精英)的参与是构建社会整个知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文化观念具有内在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如实的反应了该观念所力图把握并叙述的历史状况的模糊性,这一点恰恰使得该观念成为一种富有成效并持久的认知和思想工具。
博物馆的主要社会功能正在从“知识传播”转变为“观念生产”。
从三个角度阐述叙事中对真实的修补与生化。从见证者和博学者角度出发,在事实“残片”基础上对真实进行修补。从思想者角度出发,在了解真实原事的基础上,穿越表象,跨越历史的藩篱,寻求更本质的普通意义,或者实现诗性与美学意义上的升华。从创造者角度出发,基于已有的历史元素,突破的现实世界的不合理的规范关系通过对“已然”的质疑,寻求更好的“或然”与“应然”的可能。对公共性的重新理解就是把文化权利从“文化的掌管者”移交给“文化的创造者”,建立尊重现实的、多方都能参与的公共性文化平台。
李德庚教授说:“要以博学家的知识框架为主来串联整体,以亲历者为辅来营造场景。”叙事艺术是讲故事的艺术,既然我们都是构建自己人生的造物主,那么作为见证者的叙事者与作为创造者的叙事者之间就不存在什么相互排斥。把“博物馆”植入现实生活,就是:在看似断裂与冲突的事物之中引入新的事物,在看似纷乱繁杂的观念中引入新的视角。过去的博物馆是文化保护区与知识的课堂,当代的博物馆则是新观念的实验室与积极的中立区。因此,现代的博物馆必然是流动的博物馆。
esb世博网
2019.4.14